IM体育app展品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2-05 16:13:04

  IM体育首页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澳门单元,一件小小的展品常引起参观者好奇,它就是澳门居民所持有的珠海社保卡。“这张卡片被澳门居民称为‘暖心卡’,有了它,澳门居民在珠海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就有了切实保障。”讲解员介绍。

  只要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再录入相片和个人信息,等待5分钟后,澳门居民就可以领到社保号码以“MAC”开头的珠海社保卡——在珠海市中国银行拱北支行,记者现场见证了“快速发卡”的便利。在珠海,像这样为澳门居民提供高效社保服务的网点有59个,遍布各区。

  如此便捷,并非一日之功。内地与澳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相同,尤其是医保体制不一样;在银行系统、信息数据管理、身份校验等实际操作层面,珠澳两地也存在较大差异,怎样打通和衔接体制机制的“不同”,曾是横亘在珠海社保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要推进珠澳两地融合,首先要让澳门居民在珠海生活感到便利、有获得感。”珠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程智涛介绍,基于这样的初心,推进的思路逐步清晰。从2019年初开始探索,到2020年1月澳门居民可在珠海参保的政策正式推行,珠海方面经过了“一步一脚印”的实践过程:对两地医保制度进行研究,珠海人员赴澳调研、与澳门相关部门和居民座谈,广泛征求对政策方案的意见,在珠海横琴新区先行试点……

  试点刚推行时,澳门居民办理珠海社保还比较复杂:要先后“跑”社保、税务、银行、医院4个部门,等待20多天才能办下来。程智涛表示,“把服务做好,就必须研究如何将涉及多部门的业务打包到一起,推出‘一站式’参保和快速发卡的服务。”

  “‘一站式’服务推出后,每天有两三百位澳门客户前来办理社保卡,都是即时领卡、即时参保生效。”中国银行拱北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澳门居民对此都很满意。

  “只有更多澳门居民享受到了社保待遇,才能真正体现这项惠民政策的价值。”珠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主任刘平介绍,为了最大程度延伸服务触角,回应求学、就业、退休等各年龄段澳门居民的参保需求,珠海社保又接连推出“跨境办”和“掌上办”两项服务。现在,澳门居民有任何关于珠海社保的问题,既可以“足不出境”,去遍布澳门的76个“珠澳社保服务通”网点中的任意一处,找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和代办;也可以动一动手指,在“珠海社保掌上办”小程序中直接解决。

  截至2022年11月底,珠海市已累计为澳门居民发放珠海社保卡6.6万张;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澳门居民在珠海享受医保待遇达8.7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金额9128万元。

  目前,珠海的经验已在珠三角9市推广开来。第一批领到珠海社保卡的澳门居民梁先生说:“小小一张卡,体现了内地对澳门同胞的关爱,太暖心了!”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香港单元,一张“女乒全家福”照片,将人们的记忆一下拉回到2021年。

  “看到国旗和区旗一同在赛场上升起,我感到非常振奋和自豪!”回忆起当晚的情景,中国香港运动员杜凯琹依然非常激动。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以3比0战胜东道主日本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34金;在争夺第三四名的比赛中,由李皓晴、杜凯琹、苏慧音组成的中国香港队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以3比1逆转击败德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季军,为中国香港队夺得首枚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奖牌。

  颁奖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升起,站在领奖台上的6位姑娘齐声高唱中国国歌。

  领奖后,两队的教练员、队员和工作人员纷纷合影留念。“我们也好想跟国家队拍照,但领奖时被收走了手机。”杜凯琹说。这时,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看出了姑娘们的心思,主动向她们招手。

  中国队的其他成员也向中国香港队发出热情邀请。中国香港队的姑娘们马上一路小跑过去,和国乒成员们笑成了一团。

  “拍照时,刘国梁一句‘我们是一家人’,虽然简单、简短,但却字字千钧,让我眼眶湿润!”杜凯琹说。

  就这样,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全体成员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胸挂奥运会奖牌的“全家福”画面,定格在了东京奥运会。

  从东京回到香港,杜凯琹更懂得了“一家人”的意义。“返港隔离后,我们参加了一些庆祝活动。当我们坐着巴士在尖沙咀等地巡游,看到街上那些朝我们热情挥手、给我们加油祝福的市民,再次感到‘一家人’蕴含的力量。”

  其实,对于国家乒乓球队,杜凯琹和队友们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多次参加全国各级别比赛,也多次到内地学习,得到许多师友的帮助指点。

  2020年下半年,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热情邀请中国香港队队员组成“联队”,参加乒超联赛。那段时间,他们跟随国家队训练。后来,杜凯琹和队友与国家队队员一道备战东京奥运,集训时间长达9个月,有时刘国梁也会对她们进行指导。

  杜凯琹还记得这样的细节:每天晚上9点训练结束,当她筋疲力尽收拾东西离开时,总能见到陈梦、刘诗雯、孙颖莎等一众世界名将仍在自觉加练。“国乒队员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

  “类似的交流与训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与世界顶尖的乒乓球高手过招,在磨砺中成长。内地的朋友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这让我感受到‘一家人’的特殊意义。因此,中国香港队能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佳绩,除了特区政府近年对体育的支持和投入,也离不开国家对我们的帮助。”杜凯琹表示。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甘肃单元,一只祁连山雪豹标本栩栩如生,前来参观的游客纷纷在标本前合影留念。

  雪豹是青藏高原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被称为“雪山之王”。它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昼伏夜出,行踪诡秘,灰白色的皮毛是它天然的保护色,人们即便有幸与它相遇,也可能将它错认成一块山石。雪豹机警、灵敏,在几公里之外就可以察觉人类气息。长久以来,人们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

  在甘肃,有一支追踪拍摄雪豹长达10年的纪录片团队,他们常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无人区跋涉,在茫茫旷野中追寻捉摸不定的雪豹魅影。

  冬季是拍摄雪豹的黄金时间,雪豹会来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寻找食物,在雪地上留下足迹。今年冬天,格桑金巴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城出发进山寻找雪豹。

  “格桑金巴最近一次发来消息说,他看见有三四群百只左右的岩羊出没。这是一个好的信号。”纪录片导演王鹏告诉我们,“雪豹以岩羊为食,岩羊出没的地方,最有可能存在雪豹。”

  王鹏为雪豹而着迷,称其为“最接近天际的圣灵”。10年来,他和伙伴们辗转于祁连山和甘南一带,追寻雪豹的踪迹,常常在无人区一待数月,承受着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寒冷。夜里,野狼曾隔着帐篷轻嗅他们的头发,白天,他们也曾在棕熊的追赶下上演“生死时速”。然而,最令他们焦虑的,还是“一连几个月雪豹的影子都没摸着”。

  王鹏说:“今年4月,在甘青交界处的阿尼玛卿山附近,我们遇到了两只下山觅食的小雪豹,并拍到了两只小雪豹吃饱后玩耍的珍贵画面。”

  经过多年的守候与追踪,王鹏团队积累了大量关于雪豹的影像资料。他们制作的纪录片《祁连山国家公园》获得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入围第二届金樽国产纪录片年度盛誉作品。不仅如此,王鹏多年来累计救助了11只雪豹,被国家林草局称为“距离雪豹最近的人”。

  雪豹的种群健康状况,指示着高原生态环境的优良程度。“祁连山采矿项目关停退出,人为活动干扰减少,给雪豹提供了一片安全的栖息环境。”追寻雪豹多年,王鹏见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变化,“植被恢复良好,野生动物种群迅速扩大,像格桑金巴遇到的岩羊群,在十年前是很少见的。”

  王鹏的感受并非个例。近几年,祁连山区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旗舰物种雪豹频繁“出镜”,优势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资料显示,由于祁连山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人为扰动大幅减少,动物种群逐渐增多,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自然和谐的良好景象。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宁夏单元,黄绿“交锋”的防沙治沙沙盘,带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一个个一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如一张大网,箍住流沙,顽强的绿就从这格子中间冒出来,锁住沙魔。宁夏的治沙技术被认为在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领域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这些麦草方格有沙漠里的“中国魔方”之称。

  曾经,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刮一场大风,沙子沿墙根和沙漠连成一片,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沙漠的进逼,让很多村庄被迫数次搬迁。

  “人民楷模”王有德的家乡就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这是一片人与沙“短兵相接”的地带。“早些年过度放牧、滥采滥伐让本就脆弱的生态不堪一击,沙子一夜埋窑洞、一碗饭里半碗沙。”王有德说,退无可退,忍无可忍,就向黄沙宣战。

  1985年,王有德来到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任副场长。自那时起,他带领林场职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边改变僵化思路治“穷”、一边改良传统手段治沙。三十多年来,他们共营造防风固沙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让沙漠从黄河东侧后退了20公里,创造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2014年,退休后的王有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继续修复荒滩、植树造林。

  在中卫沙坡头,1958年,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刚通车,就遭遇流沙侵袭,一度停开。面对治沙这个世界级的生态命题,几代人经过摸索,以寸草遮丈风,再引水种植沙生植物进行防风固沙,确保了包兰铁路60多年畅通无阻。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封山禁牧、治沙造林让全县200多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120万亩退化草原植被得到恢复。“随着人进沙退,黄沙窝窝早已变成了绿色家园。”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黎明自然村村民白学宝感慨。

  宁夏在腾格里沙漠探索出“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在毛乌素沙漠探索出灵武白芨滩林场“六位一体”防沙治沙发展沙区经济模式……这些治沙技术和模式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实现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连续20多年持续减少,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21年底的16.9%。自2003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全域禁牧封育以来,仅“十三五”期间宁夏就完成退化草原补播835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55.9万亩、舍饲棚圈建设2.89万户。全区天然草原植被盖度由禁牧前的35%提高到56.5%,人工草地发展到850万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青海单元,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光风电互补综合展示沙盘格外引人注目——转动的风机、整齐的光伏电板、奔涌的黄河……伴随着清洁能源输送通道闪烁的灯光,“绿电”被送到千家万户。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丰富的光热、风能、水能和广袤的荒漠化土地等资源,为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创造了独特优势。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海南州生态光伏发电园区,登上高高的瞭望塔,成片的光伏电板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眼,如青海湖一般绵延至天际。

  “今年6月,海南州‘千万千瓦级生态光伏发电园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工作人员邱晨介绍,目前已有超过60家光伏企业入驻园区。

  “在距离塔拉滩40多公里处,便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邱晨指着远处说,“光伏只能白天且晴天时发电,当天气变化或晚上的时候,我们就利用龙羊峡水电站实现水光互补,通过电网调度系统自动调节发电模式,以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

  凭借一条大河、一片荒漠,青海建成了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也为青海正在实施的、全球首个1000兆瓦的水光风多能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绿电”发得出来,还要送得出去。2017年开始,青海每年实施“绿电”实践活动,从“绿电7日”到“绿电5周”,青海连续6年刷新并保持着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黄河源头第一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每年的供暖期长达11个月,取暖是当地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2017年8月,玛多县“绿色生活”大门开启。走进现在的玛多县花石峡镇藏文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再也不用戴着棉手套上课,老师们也不用每天晚上去学生宿舍照看火炉……

  2020年7月,青海-河南±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启动送电,通过“电力天路”,青海累计向河南输电达300亿千瓦时。如今,“青电外送”工程覆盖河南、山东、江西、上海、重庆等13个省市。在不少内地家庭,灯还是原来的灯,驱动电灯照亮客厅的电已是来自青藏高原的电。

  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青海累计外送电量896.74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清洁电量837.95亿千瓦时。2021年外送清洁电量203.55亿千瓦时,规模是2016年外送清洁电量21.3亿千瓦时的近10倍。

  如今的青海,绵延数公里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高耸的“风车”昼夜旋转,滔滔黄河奔腾而下迸发巨大能量……追光捕风、多能互补,青海将无限的风能、光能、水能转换为发展的不竭动力,用实际行动证明清洁能源发展的广阔前景。

  “照片中这位佩戴党员徽章的尔族老人名叫沙勒克江·依明,居住在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他从2009年开始,在自家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至今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新疆单元,巨大的“弧形石榴屏”旁,讲解员细致地向观众介绍。

  外面寒风瑟瑟,小院却温馨满满。红墙白顶,老树围匝,院落正中的旗杆高高耸立,五星红旗迎风猎猎。沙勒克江·依明身材不高,却格外挺拔。老人生于1946年,全家15口人。多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周边十多位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是大家心目中的热心人。

  “每当国旗升起,我们的爱国情怀也会随之高高飘扬。”沙勒克江·依明向记者解释,“但要说到缘起,还得从我小时候讲起。”时光倒回1950年,某部来到塔城市,沙勒克江·依明的父母心疼他们找不到住的地方,便在自家腾出空房,把战士接来住下。一晃8年,沙勒克江·依明一家和战士们相处得如同家人。“那时,我家院子每天飘扬的红旗,就告诉了我要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沙勒克江·依明回忆道。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2009年,沙勒克江·依明总想着为国家做点儿什么。思忖良久,他决定要在自家院子里升起五星红旗。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做旗杆、买国旗……从7月底开始筹备到10月1日,国旗终于飘扬在小院上空,许多亲戚朋友和周围邻居一起见证了这一刻,纷纷流下激动的泪水。

  “享受着国家的好政策,吃穿不用愁、看病有医保,生活困难家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廉租房,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我们的党和祖国?还有什么理由不维护民族团结?升国旗是一种象征,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表达对国家、对党的感谢。”沙勒克江·依明语气坚定。

  如今,这个小院已经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人也在今年6月如愿成为中国党员。来到小院参加升旗、聆听宣讲的人们也络绎不绝,至今总数超过了24万人(次)。小院已发放小国旗8.5万面、国旗徽章1万枚。

  沙勒克江所在的哈尔墩社区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回族、尔族等14个民族,大家“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维护民族团结这个“金名片”。就像哈尔墩社区党总支书记巴哈尔古力所说,“每当人们走到沙勒克江家小院附近,看到国旗迎风招展,都会感觉心里踏实又温暖。”

  “我和我的孩子也会把爱党爱国的家风传承下去、把升国旗仪式坚持下去,让国旗永远在我们家的小院高高飘扬!”摩挲着父亲的后背,老人的儿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对记者说。

  “这个可搭载3人的载人潜水器球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坐在里面就能下潜到万米深的海底进行探索,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而自豪!”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陕西单元,科技工作者尹常智在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舱模型前发出感慨。

  10909米!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搭载着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舱的“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制成功,也意味着我国深海载人探测装备实现了由‘并跑’迈向国际‘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雷让岐表示。

  在载人潜水器球舱研究领域,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不断提高关键部件国产化程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早期‘蛟龙’号搭载的载人球壳是从俄罗斯进口的,采用的是瓜瓣成型方案,由多块板材加顶盖焊接而成,焊缝较多。”宝钛集团军品部新品开发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永梅介绍,“2010年,宝钛集团承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球壳研发任务后,为进一步提高载人球壳的安全可靠性,我们大胆提出半球整体冲压成型的方案,除孔座外,整个球壳只有一道焊缝!”

  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一个个技术难题等待破解:厚度达90毫米的超厚宽幅板材制备、钛合金半球整体冲压成型技术、大尺寸电子束不间断焊接、新型配套焊丝研制……每一项技术,都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经过1000多天的研究试验,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研制团队终于成功完成“深海勇士”号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制,其间所形成的相关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大大提高了我国钛合金制造的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

  随着“深海勇士”号实现4534米的最大下潜深度,我国深潜器载人球壳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改变。此后,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团队又承接了“奋斗者”号载人球壳的研制任务,继续向万米深海进军。

  “‘奋斗者’号对承压能力要求更高。”宝钛集团研制团队核心成员、高级工程师王剑虹形象地解释,水下每增加10米,相当于增加1个大气压的压力,按照1.1万米的设计深度,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1.1吨的压力,“好比在一个成年人的指甲盖上承受一头大象的重量”。

  项目团队经过反复测算,决定对一款有一定预研基础的高强度、高韧性新型钛合金材料进行优化研制。“一个新型钛合金板材的研制一般不少于8年,而‘奋斗者’号从材料研制到完成球壳制造,仅用了4年。”这让王剑虹感到骄傲。

  2019年,“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球壳通过验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球壳。

  “从下潜深度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到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近7年,代表我国最尖端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钛合金部件均由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团队研制。”王永梅说,“未来,我们将在海洋用钛材料和装备研发上继续创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位于河畔的“三有村”,开始热闹起来。村民走出家门,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聊天、晒太阳,商店、餐馆开门迎客,一股浓浓的藏家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三有村党支部查果边走边说,“三有,只是我们这个6岁村子的乳名。未来,城里人有的,我们一定都会有。”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西藏单元,三有村作为西藏首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以村容村貌沙盘模型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精准扶贫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高原乡村的巨大变化。

  2016年7月,经过短短3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一座新村在河畔达嘎镇的荒滩上拔地而起,184户搬迁村民全部入住。此后,养鸡场、温室大棚、幸福超市、扶贫商品房、庭院经济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

  在三有村扶贫商品房的一间门面房里,“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曲水卓玛服装合作社的员工们正在赶制订单。作为扶贫产业,合作社员工都是三有村搬迁群众,且妇女居多。负责人琼次仁介绍:“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帮助不方便外出打工的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她们在合作社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2600元至3000元的工资了。”

  从宽阔的进村大道一眼望去,一幢幢两层小楼藏式特色鲜明、错落有致,每户都带有独立小庭院。村民借此搞起了庭院经济,种植玫瑰、枸杞、雪菊等,不仅美化了村居环境,还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直到今天,不少从山沟里搬出来的老阿爸、老阿妈仍不敢相信,自己住的房间里就有独立卫生间,生火做饭、取暖再也不用牛粪饼,电、液化气、太阳能想用啥就用啥,出村口坐公交半个小时就能到。

  查果书记告诉记者,自搬迁以来,村两委带领群众通过股份合作形式,管理运营奶牛养殖合作社、藏鸡养殖合作社、特种种植合作社,全村700多人全部入股,家家当上了股6年来,三有村农牧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提高到目前的14000多元,预计2022年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21%。2021年,三有村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这一切要感谢党和政府!现在全村村民不仅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更有了幸福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查果说。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云南单元,一面高5米多、宽6米多的弧形多媒体屏幕墙正在播放裸眼3D视频——随着“太平有象 万象更新”8个大字出现,一群蝴蝶“扑面飞来”,亚洲象一家三口从热带雨林中缓缓“走出”,小象紧跟大象步伐,开启一场奇妙的北上旅途,一幅人象和谐的景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去年夏天,云南亚洲象“短鼻家族”15头野象从西双版纳一路北上,历时124天,行程1400多公里,长途旅行至昆明晋宁,才折返南归,引发全民关注。

  “其实‘北移象群’是一群临时组合的年轻象群,除了‘短鼻家族’的成员,还有‘花鼻子’等其他野象,都有亲缘关系。它们回到版纳后分分合合,活动范围比以前更大了,目前在野象谷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关坪片区一带活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沈庆仲说。监测显示,今年1月9日,“短鼻家族”出生1头小公象;6月,“短鼻家族”一分为二,一群7头,活动于保护区边缘,另一群11头,从其他象群并入了3头新成员。

  去年“北移象群”北上南归期间,云南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A组组长张雄,因在监测中拍摄到“象群集体睡觉”走红网络。追象护象70天,张雄和战友被网友称为“全网最靓追象团”。

  “监测象群最艰难的时候,每天就睡4个多小时,有时要跟着象群在深山里跑几十公里。”张雄回忆。

  张雄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拍摄象群晃晃悠悠穿过峨山县城大街时的震撼,第一次发现象群分组过村时的兴奋,第一次捕捉到象群排队睡觉时的欢畅……他发现,象群各有分工,母象是首领,公象是卫兵,亚成年象就是偷吃偷喝的“捣蛋鬼”,幼年象喜欢打闹,小象则最喜欢“卖萌”。

  张雄表示,亚洲象搜寻监测不是简单看看象群在哪里,而是时刻观察象群与群众的距离,防止人象冲突,更好地保护好象群与群众的安全,同时全程记录象群活动,为科研提供数据。

  在“北移象群”的家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和亚洲象们是如何相处的呢?

  “我们在这里土生土长,经常见到野象,早习惯了!今年有一群象来到寨子边想进寨子,可是寨子周边有防象栏围着,它们就退回去了。”香烟箐村守寨门的老人马荣海说。景洪市大渡岗乡香烟箐村距野象谷景区正门仅4公里。

  “不过近两年还是有两次野象闯进寨子里,一次是寨门没关好,一头独象穿过寨门走到村民活动广场;另一次,一头独象弄断寨子侧边小门的锁,闯进一户村民家的厨房,偷吃米饭,还在灶台上找盐巴吃。”马荣海说。

  香烟箐村小组长马明亮掏出手机,点开一个“亚洲象监测预警”App给记者看:“你看,只要监测到野象,除了广播通知,保护区开发的这个手机App也会通知。每个寨子还有微信群,家家参与,谁发现野象,就在微信群里报警,其他人就不会去有野象的地方了。”

  “这些年对大象的保护力度更大,村民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近几年路过的野象种群数量比以前多了,小象也越来越多。”马明亮说。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贵州单元,许多青少年观众在“天眼”观苍穹互动展项前驻足。聆听来自亿万光年之外脉冲星的声音,他们既好奇又倍感自豪。

  “中国天眼”这座世界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中国天文学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标志,更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奇迹。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以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星空的追求。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为了这一试,南仁东付出了22年的心血。从1994年起,一根竹杖、几粒救心丸、无数双磨破的胶鞋,南仁东带领团队走进了贵州的崇山峻岭。他们徒步实地勘测了上百个喀斯特洼地,光选址和前期论证就花了13年时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区,虫蛇出没,泥泞湿滑,队员生病受伤常有发生,有的险些跌下深谷,幸亏被树木挂住。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为FAST找到了“家”。

  “为了建设好FAST,身为天文学家的他把自己练成通才,拿起电焊能焊得有模有样,给机械专家提问题也总在点子上。”FAST工程副经理、办公室主任张蜀新回忆起南仁东为“天眼”倾尽心血。

  2016年9月25日,在FAST主体结构落成仪式上,癌症晚期、说话已经非常吃力的南仁东动情地说:“这个东西(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就对不起国家和贵州人民,我宁愿把这个庆典叫起点,是每个FAST人新的万里长征的起点!”仅仅一年后,这位淡泊朴素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永远告别了深爱的天文事业。

  “这家人就是大窝凼下面的住户。”FAST系统总工程师聂跃平指着一张1996年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下洼地,当得知我们是北京来的科学家时,主人马上喊儿子去抓鸡。那时穷啊,抓了半天才抓到两只。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在FAST建设中,我们跟贵州当地百姓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在科学前沿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对加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灵敏度超过德国100米口径望远镜10倍以上,综合性能比美国“阿雷西博”提高10倍,世界最大的超大跨度、超高精度、主动变位式的索网结构……“中国天眼”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和59项发明专利。负责设计和研制FAST反射面单元及馈源舱的中国电科总经理樊友山认为,“天眼”的成功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制造业水平。

  如今,FAST所在的平塘县,一座天文小镇拔地而起,拥有博物馆、科普馆和星级酒店,带动了整个黔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中国天眼”的建成而实现了。

  “在你们的帮扶下,咱们村村社社油路修到户,水管牵到屋,家家搞‘五改’,户户像别墅……”

  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重庆单元,看到奉节县平安乡106户脱贫户写的感恩信,平安乡村民颜道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一年多前和乡亲们谋划写感恩信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2020年年底,老颜得知,平安乡通过脱贫达标验收,驻乡近4年的市政府办公厅扶贫工作队即将离开。他和其他脱贫户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表达对扶贫干部的感激!大家商议一番后,都赞同用写信的形式来表达感恩之情。

  “我住岩洞几十年,曾经穷得揭不开锅,要不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贴心帮助,我们哪来这样好的生活。写感谢信首先要算我一个!”说线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一起住了25年山洞。1992年,在乡村干部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老朱从山洞搬出来,住上了简易平房。后来,老朱成了家,有了三个孩子。但妻子长期患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后来,在帮扶干部不间断帮助下,朱学兵家里养了四头猪、种植经济作物,一年收入有4万多元,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大瓦房,日子越过越好。在大家的鼓励下,三个孩子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你看我这本感恩簿,详细记录了市县乡扶贫干部和好心人对我家的帮助,这个本子我将一直珍藏着,是为了真心感谢这些好人、好干部,也让我的孙子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做个感恩的人。”一旁的杨兴权掏出了自己的“宝贝”。

  老杨为人勤劳朴实,因为家乡穷、家里发生了大变故,才成为贫困户。短短几年,老伴儿和儿子先后因病去世,患精神疾病的儿媳也离家出走,留下3个不满1岁、3岁、7岁的孙娃由他独自抚养。

  老颜随手翻开感恩簿的一页,只见上面工整地记录着:2019年12月,龚处长、徐行长赠送春节慰问金300元、书包一个;工作队何队长、农行刘行长、文乡长送慰问金500元、珍珠米2袋、菜油1桶;2020年5月29日,收到奉节县乡坛子公司汪总捐赠的2000元和2套童装……看着老杨的这本感恩簿,乡村和扶贫干部们帮助自己建设养猪场解决扶贫贷款、协调工程拨付资金到位、打井抽水解决用水困难的一幕幕,也浮现在老颜眼前。

  回到家,老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夜把感恩信写好。106户脱贫户代表一一在感恩信上郑重地按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这些年的生活变化历历在目,大家感慨万千!

  这封5页、979个字的感恩信,记录下了这个温情时刻,更述说着平安乡这块曾经贫困落后的土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摆脱贫困,走向新生活的幸福故事。

  “玻璃罩里的这个青铜人头像,表面的蓝色锈蚀非常鲜艳,与三星堆其他青铜器明显不同。”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介绍,这件文物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出土当时就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重点关注。

  今年7月,这件青铜人头像在8号坑东北部出土。当考古人员拂去泥土,现场发出了阵阵惊呼:体量之大(高26厘米、宽27厘米、深24.5厘米,重量达6.126公斤),色彩之明艳(以往出土的青铜器往往都是绿色铜锈,而这件头像上的锈蚀却是鲜艳的蓝色),技术之独特(其耳朵与头部是一体铸造的,而其他青铜人头像基本为分铸),均令人惊叹。

  因保存比较完整,考古专家们只做了简单的清理,即还原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平头、粗眉、凸目、高鼻、阔嘴、长耳,双耳耳垂处各有一个耳洞,头像的眉毛、眼球、脑后、鬓部均涂有黑彩。

  “对青铜器铸造技艺的研究,证明了三星堆青铜铸造技艺与中原同出一脉。”10月29日,在四川广汉举行的中华文化天府论坛·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专家综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神树等器物上的合范痕迹,以及残留泥芯、泥范情况等因素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突出代表,深刻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郭汉中说。

  自2020年三星堆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截至今年9月,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共出土编号文物1.5万余件,近完整器4000多件。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青铜神兽以及各种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的文物,生动描绘出一个神奇的古蜀王国。

  李天平来自海南,这些美丽织锦,对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但每见一次,他总会忍不住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经纬交错间的美。

  “左右两幅黎锦中的鸟名叫甘工鸟,在我们黎族民间传说中象征着爱情;稻穗和鱼,都意味着丰收。中间这幅黎锦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戴着漂亮的头饰和耳饰,身边还有小花、小草、小鸡、小鹿,足见其生活无忧无虑、非常幸福。”黎锦展品制作人、东方东河金鑫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会三向记者介绍创作灵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代,有着数千年历史。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黎锦图案是黎族各方言的标志符号,生动体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黎锦的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为主,或记录黎族同胞生产生活的所见所闻,或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这些年,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黎锦技艺迎来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黄金时代。展出的这三幅作品,也展示了黎锦技艺从传承到创新的历程。且听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晓玲娓娓道来:“右边这幅作品所用的鸟纹、鱼纹、水波纹,都是传统黎锦常见的纹样,配色是经典的黑色为主、咖啡色为辅;左边这幅的主要纹路仍是鸟纹,但配色更大胆,大面积使用了苏木染的红色;至于中间那幅,创新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图案中小女孩的裙子是收腰的,这在传统人形纹样中并不多见。”在创新中兼顾当代审美,又不为迎合市场丢失原有的韵味,正是黎锦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始终不变的追求。

  黎锦的创新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图案和配色上。为了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符合不同群体的生产生活需要,黎锦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以展览右边的黎锦为例,原本多被黎族未婚女子用作头巾。但现在我们的设计,不再局限于此。只要你喜欢它,无论是用作茶席、围巾,还是用作床旗、古琴盖布,都非常合适。”海南省东方市文化馆副馆长王秀蓉说。

  这些年来,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成效显著。在黎族同胞分布较广的五指山、保亭、白沙、东方等市县,为传承提供场地保障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多了起来,能让手艺人增收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多了起来。黎锦手提包、零钱包、书签……这些文创产品,成为别具特色的伴手礼。

  “爱黎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古老技艺不仅不会失传,还会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多光彩!”符会三信心满满。

  游客们在螺蛳粉互动游戏装置前,通过电子屏上模拟煮粉的有趣互动过程,不仅了解了广西的地方美食,还能参加抽奖,获得丰富的奖品。“随着螺蛳粉从‘小众’食品变成‘网红’食品,我现在也成了‘嗦’粉一员!”北京市民熊寿伟在体验区说。

  “粉好度日月,螺小赛乾坤。”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螺蛳粉的魅力:2021年,柳州全市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全国实体店2.3万家,营业额约206.8亿元;2022年,柳州螺蛳粉销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小米粉、大产业”。

  2021年4月26日,习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称赞道:“真是令人惊奇!小米粉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来,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总结。”这更加增添了柳州市将螺蛳粉等特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全力推动螺蛳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去年村里的螺蛳产量突破70万斤,全村167户贫困户靠养螺脱了贫。”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党支部书记杨庆忠告诉记者。螺蛳粉火爆全网后,制作螺蛳粉的各色农货产品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推动柳州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柳城县沙埔镇叶家屯的竹林里,村民们用砍刀将粗壮饱满的竹笋从根部砍断,运回家中,土法腌制。近年来,村民们摸索出了酸笋供应的致富路,他们的酸笋不仅供应当地上万家螺蛳粉实体店,还成为预包装产品销往全国。

  “螺蛳粉的原材料包含螺蛳、竹笋、豆角、大米、木耳等多种食材,我们就地挖掘种养优势,尝试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新路径。”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世昌介绍,柳州通过“总部+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周边县区大力种植、养殖螺蛳粉原材料,在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增加了地区内农户的收入。

  柳州螺蛳粉不仅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典范,也是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带动原材料基地规模达55.2万亩,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500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脱贫。

  “现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面建成,上下游产业配套日臻完善,国内国际市场稳步拓展。柳州提出到2025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过900亿元的奋斗目标,有希望顺利实现!”柳州市商务局局长杨志刚自信地说。

  “为了呈现出伶仃洋万顷碧波、大湾区‘群星闪耀’的风貌,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高亮度液晶技术,将LED屏和实体模型相结合,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珠三角九市与香港、澳门组成的‘9+2’城市群高楼林立、活力迸发的气势。”沙盘设计制作人员告诉记者,“低于常规沙盘的底座,能让观众占据高俯视位,将大湾区的整体规划,以及轨道交通、航空航运等方面成就尽收眼底。”

  沙盘上,连接各个城市的一条条灯带格外闪亮,这正是近年来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的蓬勃景象。看着一座座桥塔,一位现场观众忍不住感慨:“从港珠澳大桥到南沙大桥、再到深中通道,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从图纸变成现实,湾区建设的速度让人惊叹!”

  乘着迎风踏浪的“加速度”,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与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架起了横向“走廊”;通车多年的广深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与在建的中山西部外环高速公路等构成了纵向“骨架”——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成形。而大湾区机场群超过2.2亿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港口群超过800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彰显着这个世界级的机场群、港口群正在昂扬崛起。

  “每次访问广州,我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州是一座非常有潜力、有活力的城市,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构想下。”在近日举办的“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期待,他认为与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更大。“这是非常英明的一个决断和战略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下一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硬联通”的全面铺展,拉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软联通”也正在落地落实。横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台“落子”大湾区,粤港澳合作舞台更加宽广。据统计,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累计注册澳资企业超4700家,近两年增长2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20个,市场主体总量超30万家。与此同时,中国散裂中子源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行,科技创新资源在粤港澳加快集聚……

  如今,在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约8600万人口,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未来,随着三地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携手并肩的粤港澳必将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创造力。

  走进十八洞村苗绣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几位绣娘正舞动着手中的针线,不一会儿,五彩的丝线就在纷飞的指尖下化为“花鸟鱼虫”。展出的这幅苗绣展品,正是出自她们的巧手。绣娘吴美金指着作品上方的蓝天白云说:“看看,我绣的是不是比画还好?好不容易嘞!”

  花垣县十八洞村田晓介绍,这幅苗绣,村中的8个绣娘足足绣了两个月才完成。苗绣长1.13米,正是习来到十八洞村的日子。高一尺八,则寓意着十八洞村的村名。

  2013年前,十八洞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度贫困村,那条杂草丛生的出村之路,也只是一条很窄的沙土路。2013年11月3日,习来到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

  此后,十八洞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8%;而如今,村里的苗绣、猕猴桃、山泉水、旅游等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人均纯收入已达2.3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380万元!

  “我们绣这幅苗绣的初衷,就是要用手中的丝线记录十八洞村的变化,感谢、感谢习!”现年68岁的石顺莲是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的创始人,也曾是村里的村支书。正是受到“精准扶贫”理念的鼓舞,她决心“要为村里留守带娃的妇女们谋一条出路”。

  2014年5月,她把自家的三间瓦房改造成了苗绣工坊,带头成立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让苗绣技艺在村里重新发扬光大。随着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几十位绣娘的腰包鼓了起来。“今年,我们与中车集团合作推出了高铁头配凤凰图案的苗绣作品,很受欢迎,已经签订了10多万元的订单。”石顺莲高兴地说。

  如今的十八洞村,进村的道路拓宽了,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银行、电商服务站也开到了家门口,正在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红色文化、苗族文化等特色旅游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看到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吴美金说:“我想把每刻的新变化都绘制在苗绣中,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新生活!”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湖北单元,朱秀华2020年2月11日写给儿子欧阳柳的一封家书,把人们拉回到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鏖战时刻。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生欧阳柳,像往年一样留在医院值班。这时,医院工作群里发出支援协和西院抗疫一线的倡议。看到信息的他,立马联系领导,成为骨科第一位报名的人。

  “从出生、求学,到工作,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欧阳柳回忆,当时武汉医务人员十分紧缺,自己没有理由躲在后面,“站出来、迎上去,冲在第一线,不光是为了医院、家人,也是为了家乡武汉!”

  直到第二天,他才向家人讲了主动申请支援抗疫一线的事。护佑生命,事不避难。60多岁的母亲朱秀华力挺儿子:我们支持你!

  于是,进入重症病房工作的欧阳柳,和同事们一道展开与新冠病毒的殊死较量,把一位位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他时常连续24小时值班,上午、下午要查房,有时还要护送转诊病人。收治、救治、抢救……容不得一丝懈怠。很多时候,眼镜没取、帽子没摘,只要头靠着墙,欧阳柳都能睡着。

  一忙就是近2周。2月11日,欧阳柳在抗疫一线岁生日。恰巧在这一天,医院领导问他:“现在人手紧张,如果再延长排班,有没有问题?”“我可以,目前还健康着呢!”欧阳柳的回答斩钉截铁。

  得知当天是欧阳柳的生日,医院同事与领导的祝福接踵而至。同样带来无尽温暖的,还有家人的牵挂、惦念与祝福。这天,妻子发来“520”爱的红包,女儿也做了蛋糕拍了照给他,母亲更是写了一封情深义重的家书——

  “这个生日没有昔日的喜悦、祝福和鲜花,但妈妈不会忘记今天。你为了家人和邻居的安全,过门而不入,把自己隔离在酒店。此时此刻我无法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担忧,看到照片中你疲惫的身影,我的泪和语顿时哽在喉,但你的付出和担当,在妈妈心里如同山高厚重,妈妈为你而骄傲……”在信中,母亲朱秀华叮嘱欧阳柳一定要做好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患者。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朱秀华选择与儿子“共同努力坚守”,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1998年,母亲曾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抗洪一线。”欧阳柳说,收到母亲的家书,十分骄傲,备受鼓舞,为有一位理解自己和勇于担当的母亲而自豪。

  在欧阳柳看来,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2020年,自己在定点医院的“治”与母亲在社区的“防”,只是万千抗疫家庭的一个剪影。他表示,眼下,疫情仍未平息,需要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㊲】时庄遗址:四千年前“藏粮于技”的“粮仓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河南单元,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使命担当处处可见。在这里,一个透明的“智能”粮仓模型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通过触摸模型上的智能屏,观众可以观看种子的培育和成长过程。

  从古至今,河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而作为传统农区的河南周口,其“中原粮仓”的定位由来已久。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的“时庄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历史最早的“粮仓城”遗址。4000年前,夏朝先人们用其独有的“藏粮于技”的智慧佐证了那个年代农业生产的辉煌和农耕文明的繁荣,“时庄遗址”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间回到2019年4月。仲春时节,一家秸秆生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即将落户时庄。开工之前,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主动联系当地文物部门,请求进行先期勘探。

  “淮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地下埋藏了多少文物谁也无法说得清楚。我们在项目动工之前积极联系文物部门,以防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文物带来不可修复的伤害。”回想当时的情景,时兴荣仍很庆幸这一决定的正确性。

  在文物勘探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片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夏文化遗址得以重现。

  考古发现,在这片遗址的南部近3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存在着约5600平方米的人工垫筑台地,上面分布有各种形制的长方形、圆形遗存。其中,集中分布的28座特殊的圆形遗迹围绕在房屋周围,外围有两圈夯土围墙,其建筑形制,明显有别于当地同时期用于居住的普通连间排房,整个地基建高、外层抹泥防潮,遗迹下方还有隔水层、绝水层。可以说,这一聚落布局结构清晰、功能单一。

  随着考古的深入发掘,通过对采集样品的碳-14测年,专家判断该遗迹距今4000年至3750年之间,正是夏朝的早期阶段;对发掘出的植物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均为粟和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米和黄米,并且在土壤中还检测出了已经炭化的粟和黍的种子;对遗迹底部铺垫的植物和编织物进行分析,其成分为芦苇。

  在时庄遗址,考古人员还同时发现了壕沟和陶器。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古代军事防御之地,也有人认为是祭坛。综合多种因素,经过反复论证,考古专家最终推断:时庄遗址是一处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特殊仓城。

  “回望历史,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成就。虽然种粮、藏粮方式一直在变化,但我们守粮、护粮的初心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守粮人’,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看好新时代的‘大粮仓’。”从小就听着时庄历史传说长大的时兴荣说。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㊱】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保存历史 见证文明

  “这本《铁冶志》是明代工部官员傅浚的著作,系统总结了16世纪初中国的冶铁技术。它是由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发现的传世孤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山东单元,听完讲解员的介绍,观众立刻对这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古籍心生敬意。

  在《铁冶志》旁,一同参展的还有《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率领门客综合诸子百家学说撰写的著作。展出的这册《淮南子》是宋朝出版的存世孤本,曾经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山东杨氏海源阁收藏,民国时杨家为救济灾民将此书出售,此后一度下落不明,直至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重新发现。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汉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布,也是多元文化视角下人文交流互鉴的直接体现。长期以来,大量汉籍流布于境外,其中不乏中国大陆缺藏的版本和品种。为保存历史、见证文明,由山东大学牵头推进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开启寻访域外汉籍之路。

  这项工程,旨在调研摸清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的全部情况,将中国大陆缺藏的品种和版本进行复制、出版、整理和综合性研究,从而完善中华古文献的存藏体系,为国内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文献支持,为世界汉学界和汉学家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

  自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启动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以来,山东大学切实担负起实施主体应有的责任,扎实推进合璧工程,在团队组建、项目任务推进、学术期刊编纂、课题招标评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目前,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已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95个国家的1988家藏书机构进行了汉籍存藏调查,基本掌握了境外汉籍存藏情况。其中,与1173家藏书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达成420项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已初步完成30万部境外汉籍的编目工作,从中遴选并复制回归稀缺汉籍1600余种,其中260种已出版。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与文化价值的文化工程,对研究、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说。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㉟】“红轨”:开启现代化轨道交通新征程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江西单元,一座长展台上的模型格外引人注意——蓝色的钢构高架轨道下方,悬挂着两节红白相间的车厢,像是倒着放置的轻轨列车。一位小观众惊奇地问:“这火车开起来的时候是悬在空中的吗?”讲解员笑着回答:“是的,这是悬挂式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简称‘红轨’,是迄今为止全球建成的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试验线,我们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仰头望去,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被命名为“兴国号”的磁浮列车沿着高架轨道顺畅穿行,仿佛飘浮于空中。“‘兴国号’的车头两侧有56颗星星,寓意为兴国县56位开国将军;车身的红色火炬,则寄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体现了老区的红色文化传承。”兴国县县长刘章宏自豪地说。

  这条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它实现了永磁悬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继电磁悬浮、超导磁浮之后开辟的一种新的磁悬浮技术路线,也是我国稀土材料应用及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江西赣州号称‘稀土王国’,是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出全球70%的中重稀土。用稀土材料制造永磁体,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红轨技术首席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作为国际稀土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的开拓者、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探索者,“红轨”有望成为一种全生命周期成本低、性价比优的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等显著特点。“红轨的建设,涵盖了新材料、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智能制造、电机驱动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引领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重构高质量发展新产业生态,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红轨”系统的研发,已经历近9年时间。赣州市经开区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磁体和磁轨的开发设计与制作安装。“‘红轨’是首次将永磁技术应用在悬挂式车辆的新型轨道交通制式,国内外没有经验可借鉴。但经过这么多年钻研,现在,我们对磁悬浮轨道的建设已经很有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春燕说,“红轨”建设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

  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看来,作为一种全新的中低运量导向运输系统,“红轨”经过技术验证、工程验证,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的条件。他说:“接下来需要加紧建设运营示范线,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把它的可按需求定制、应用广泛、需求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性好的潜力通过规模化应用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源于中国、普适全球的高效、绿色、经济、智能的新型交通系统的典范。”

  10年前,福建福清核电基地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像是一个个“圆胖墩”,整齐地坐落在蓝天碧海旁,见证着中国核电人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奇迹。

  2011年3月8日,福清海滨,10多台挖掘机轰隆隆地在现场开挖地基——中国核电即将在这里兴建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然而,仅3天之后,因为突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项目建设按下“暂停键”。经过一年多沉淀,中核集团召集院士专家“会诊”,确认“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的要求,重新布局核电技术研发、开展顶层设计,增加了最先进、要求最严苛的多项安全措施,也让“华龙一号”成了核电领域的“国家名片”。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的外部有双层安全屏障,保护屏障的用料和结构,都达到了现有核电技术的最高级别。另外,在反应堆内部,“华龙一号”独创了“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创新了核岛与安全壳设计,有效规避了各类核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性上完全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拥有自主专利700多项、国产化高达88%,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由此跻身世界第一方阵。”邢继表示。

  目前,“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稳定执行向华东电网送电的任务。“2015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落户福清核电开工建设;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68.7个月的总工期创造了三代核电首堆建设最佳业绩;2022年3月25日,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福清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皓自豪地细数“华龙历程”。他表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已顺利完成首循环运行和换料大修工作,安全性、先进性得到充分验证。按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计算,目前,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过200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表示,根据国内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预计每年新核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可达6到8台,甚至10台。“其中,作为主流堆型的‘华龙一号’,将为我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经济能源的需求作出更大贡献!”卢铁忠信心满怀。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㉝】在“浙”里,看见未来乡村的模样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浙江单元,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奖杯与本单元主题色“浙江蓝”相映生辉。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颁奖的画面被许多人铭记。

  当时在领奖台上,安吉县鲁家村村民裘丽琴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从一个脏乱差的小山村,蝶变成了‘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2003年6月,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选择约1万个建制村进行全面整治。

  19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开启“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新阶段,从“三大革命”到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从一个个村脱颖而出到一片片区域携手共建共富共美……一幅迈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美好乡村图景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赞赏道:“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打好“强村富民”系列“组合拳”,浙江着眼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片区化、组团式推进村庄发展,力争“1+1>2”的集群效果。在天台县始峰街道,当地以安科新村为中心,精心打造安科未来片区,整体规划建设和运营“一溪两岸九村”,建设植入唐诗码头、唐诗e站、盒子空间等应用场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经营性收入2000余万元,实现沿线九村串珠成链共同富裕。

  “千万工程”建设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连续37年居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降至1.94,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707亿元,集体资产总额8200亿元,98%以上的行政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正积极打造未来乡村,预计到2025年,浙江将建设1000个以上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

  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是美丽浙江建设的目标。浙江单元展区内,“红船”红、“两山”绿、海洋蓝、幸福橙与江南青绿共同绘就的“生态美、人文美、生活美”的美丽图景和“人人奋斗、均衡富裕、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共富图景,成为最具浙江辨识度的邀请函……

  “这是新松T12A-14‘火弧’机器人,它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均为自主研发设计,可满足苛刻生产节拍下的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作业,广泛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人群中发出阵阵赞叹声。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展出的工业机器人又被称为“工业手”,是机器人世界的大宗产品,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以前相关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极其昂贵,想要降低成本,唯有自主创新。

  “工业机器人,关键在于灵活。”回想工业机器人的设计过程,新松公司技术执行总监孙宝龙记忆犹新,“国外产品在手腕传动结构上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只有设计出独有的结构才能有所突破。”研发团队遍览国内外相关设计资料,反复推敲各个技术细节,历时3个月,才交出满意的设计图。最终经过长期的检验、测试及验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空传动结构研制成功。

  2020年9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新松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火弧”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4只亮红色的机械臂在现场“翩翩起舞”,立即吸引了一众参观者的目光。19家企业现场签署“火弧”机器人订购合同,达成订购总计近200套,“火弧”机器人一炮而红。

  这一年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统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1.2万台(套),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机器人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整机功能和性能显著增强。

  在沈阳新松实验车间,科研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孙宝龙对记者说:“目前,我们研发团队又锚定汽车产业用点焊机器人这一新目标。攻克汽车制造装配难题,推动汽车点焊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我们充满信心!”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㉛】在这里,读懂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运河泱泱,泽润千里。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江苏单元,只见展厅中心,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比例缩小模型惟妙惟肖、精巧绝伦。驻足细看,博物馆整体风格敦厚灵秀,主馆外观呈船形,仿佛一艘大船直接从江苏扬州溯运河而来,吸引不少观众在此流连。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万平方米,全面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主题成就展现场,讲解员娓娓道来。

  千里之外的扬州三湾,古老运河水在博物馆边上缓缓流淌。从选址、专家评审到开工奠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三下扬州,她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地形,将博物馆布置在扬州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一湾以北,以唐风与现代风格并行,既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又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

  三湾曾是隋唐古运河的险要地段,古人采用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创造出安全航道,史称“三湾抵一坝”。经过实地勘察,张锦秋院士团队巧妙地设计出大运塔,与古运河三湾上下游的文峰塔和天中塔交相辉映,形成绝妙的“三塔映三湾”盛景。大运塔通过今月桥与主馆相连,其半圆形的承托结构倒映在水面上,恰是正圆。由此,形成了馆、塔、园、河、桥浑然一体的美丽图景。

  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我们将其定位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不同主题的展览中,参观者可以通过上万件文物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数字化技术,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饮食风物以及沿线自然生态。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开馆当天,预约量达5000多人次;一年多来,超220万人次走进这里。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古运河蜿蜒流淌,亲水步道环绕。学生写生、市民健身、儿童玩乐——博物馆四面成景,环境优美。

  50岁的扬州本地文史学者朱善文,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用镜头记录博物馆的建设始末,用广角镜头构筑大运河的变迁。“眼看着一座座工厂退出运河沿线,运河原点城市扬州的生态更美,空气更新鲜,百姓更幸福。”朱善文说,现在他的相机里,有了越来越多的笑脸。

  11月17日,2022扬州运河文化非遗大师精品展在扬州开展,大运河文化在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扬州落地生根开花。古运河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醒目的标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这艘中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吃水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为2万海里,不仅能在1.5米的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还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吴刚担任总设计师的“雪龙2”号研发团队全过程参与了整个项目。从2017年年底开始建造,到2018年9月10日下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雪龙2”号在8736张图纸、2541块钢板中孕育,在江南造船三千多名员工的努力和汗水中成就,无愧为“大国重器”!这艘万吨级破冰巨轮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PC3级破冰船的建造技术。

  自从2019年7月交付使用以来,“雪龙2”号已经顺利完成三次南极科学考察和两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首航任务中,“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道“双龙探极”,还上演了一场“极地营救”——

  2019年11月20日,南极圈附近的浮冰区,“雪龙2”号在前方破冰开道,4海里外,“雪龙”号紧随其后。

  “雪龙2,雪龙2,雪龙请求救援!”原来,随着风速达到8级,海面迅速凝结,“雪龙”号被冰雪围困,冲了几次都冲不过去,发出呼救。“雪龙”号是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虽然20多年来为中国的极地考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建造年代久远,破冰能力已明显不足。

  “好的,我们来了,掉头!”接到救援请求,“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立即掉转船头,并以4节的航速展开连续破冰。随着强大的动力推动船艏,“雪龙号”附近的冰层逐渐松动,“雪龙2”号的第一次救援任务圆满成功!

  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中山站、方便卸货,“雪龙2”号选择了一条新航道,周围遍布冰山和坚冰。依靠先进的双向破冰技术,“雪龙2”号利用船艉从上方重压冰层,下方螺旋桨掏空水流和碎冰,很快绕过林立的冰山,最终到达距离中山站仅10公里的目的地神州湾。

  除了强大的破冰能力,“雪龙2”号的科学考察功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往,科只能通过船的舷侧下放,一旦船只遇到冰层就无法取样。“雪龙2”号设置了月池系统,即使在密集的浮冰区,设备一样可以通过月池放至海水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科考成功率。

  探索永无止境。今年10月26日,满载着祖国和极地人的期许,“雪龙2”号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从上海出发,与随后出发的“雪龙”号一道,再次向南极破冰前行!

  “是的,这是从黑龙江省绥化市空运过来的,大家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讲解员指着水稻上方的种子墙说,“这些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的种子都是黑龙江省自主繁育的,背后凝结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千里之外,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生物技术育种团队带头人潘国君正在实验室内精心挑选即将参加区域实验的水稻新品种样本。

  “我出身农民家庭,小时候常想,如果家家户户都能吃饱大米饭,该多好!”为此,潘国君立志学农,进入农科院水稻所工作后,他发现,那时主导黑龙江的水稻几乎都是外国品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装着国外芯片的种子怎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黑龙江是寒地稻作区,生态条件特殊。种植水稻,不仅受年平均气温和有效积温低、年际降水量和气温差异大等气候限制,还存在秋季温度低、水稻灌浆慢、干物质积累少等现实阻碍。为解决寒地早粳稻品种难高产、难稳产问题,潘国君带领科研团队扎根黑土地、深耕20年,培育出近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早粳稻品种。此次展览中种子墙上的“龙粳31”,已连续10年成为我国的主导品种和黑龙江省主栽品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让潘国君为之振奋:“种子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用中国种子种出中国粮,才能更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但长期以来对进口大豆依存度高。作为育种人,我心里很不好受。”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副院长鹿文成研究员看来,种子选育就像养育孩子一样,是个漫长的过程,而育成一个好品种,更是难上加难。

  实验室里精准鉴定,试验田上表型测试。从选育亲本杂交得到低世代,再进行南繁加代,多次循环往复得到高世代,再从中筛选性状优良的品种,进行试验田表型鉴定……历时12年,鹿文成所在团队终于选育出了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用性广的早熟大豆品种“黑河43”。“黑河43”自2007年审定推广,2016年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至今累计种植面积已突破1亿亩。“今年赶上了好年景,大面积平均亩产220公斤左右,丰产性非常好!”鹿文成面露喜色。

  打好种业翻身仗,最重要的是品种的突破。这些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集中科研力量开展高产攻关、高产试验、品种改良,加快破解种源“卡点”,建院以来共育成推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777个。“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娣表示,“目前,我们正面向全球招聘农业高端人才,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高地,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的‘龙江粮’!”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㉘】冰雪装备“智造”的实力与担当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吉林单元,一辆鱼形车引得不少参观者俯身细瞧:“中国红”的车身艳丽流畅,拉花式五角星动感十足,要是在赛场上飞驰,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是首款国产双人雪车!”解说员语气里带着自豪。

  雪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在首届冬奥会中就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雪车装备制造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一直被国外垄断。由于没有国产雪车,这一项目在我国起步也较晚。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中国雪车队才正式成立。”吉林省竞技体育能力提升重点实验室(冰雪项目)主任刘俊一介绍。

  2021年年初,中国一汽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开始联合打造国产雪车。项目团队直面研发空白,与中国雪车队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多次访谈后,勾勒出国产雪车的样子,在总布置、造型、车身、底盘、CAE、试制、试验、涂装等8大领域进行精雕细刻,最终在2021年9月交付。

  随之“破冰”的,还有整车设计与制造等20余项关键技术、焊接耐久性分析等5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关键技术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下子就实现了国产雪车从“无”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在展出的国产雪车旁,吉林辽源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模型、既保暖又舒适的自发热冰雪袜,还有身着“瑞雪迎春”涂装的冬奥列车模型同样“圈粉”无数。

  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辽源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开进北京,为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雪上项目服务。辽源在2020年年底承接研制国产雪蜡车的任务,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雪蜡车的科研攻关与制造,使之成为展示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和体育产业能力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在辽源袜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穿的自发热冰雪袜就是在这里生产的!袜子结合了滑雪需要和人体工程学,采用特殊聚合物原料研发而成,不仅比同类型袜子平均增温8℃以上,还兼具抗菌、减震、防摩擦等功能。”袜业园副总经理张胜杰说,“袜业园正在赶制今冬首批1万双冰雪袜,并陆续投放到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场。到年底,还将实现3万双冰雪袜的生产目标,让普通民众也能买得到。”

  “‘祖冲之号’是当时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目最多、包含62个比特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它在1.2小时内完成的采样任务,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至少需要8年时间……”随着解说员娓娓道来,参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2021年5月,“祖冲之号”问世,不到半年时间,包含66个比特的“祖冲之二号”重磅发布。“根据目前已公开的最优化经典算法,‘祖冲之二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7个数量级。”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解释。这表明,在超导体系中,我国首次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也就在同一天,在光量子物理体系中,中国科大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构建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一天之内,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根据现有理论,“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数字背后,是潘建伟院士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拼搏付出。2001年,已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国际成就的潘建伟,怀揣着“一定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领先的量子实验室”的决心,从奥地利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大组建实验室。当时,量子信息研究在国内基础还非常薄弱,装置与人才相当匮乏。

  2003年,为了实现可升级的量子信息处理,潘建伟去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所,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在他的推动下,实验室的优秀毕业生还分散至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继续学习先进技术。

  2008年,潘建伟辞去海德堡大学的职。

document.write ('');